最新消息 / 資訊分享
QR code
認識 QR Code:從歷史到應用,輕鬆掌握!
你每天可能都會掃描到它:餐廳菜單上的點餐連結、商品包裝上的資訊、或是支付寶、LINE Pay 上的收款碼。沒錯,我們說的就是 QR Code!這個看似簡單的黑白方塊,其實蘊藏著許多有趣的歷史和強大的功能。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個無處不在的「快速響應碼」吧!
QR Code 的歷史:從汽車零件到全球應用
>QR Code,全名為 Quick Response Code (快速響應碼),顧名思義就是能快速讀取資訊的條碼。它的誕生地並非在科技巨頭的實驗室,而是在日本的一家汽車零件公司——Denso Wave (日本電裝)。
時間回到 1994 年,當時 Denso Wave 的工程師原昌宏先生,為了更有效率地追蹤汽車零件,設計出這種二維條碼。傳統的一維條碼 (如商品上的條碼) 只能儲存約 20 個字元的資訊,而且只能橫向掃描,效率較低。在汽車製造業中,需要追蹤的零件種類繁多,傳統條碼已經無法滿足需求。
原昌宏先生的團隊從圍棋棋盤中獲得靈感,設計出這種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儲存資訊的二維碼。它不僅能儲存更多資訊 (最高可達數千個字元),還能從任何角度快速讀取,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。Denso Wave 於 1997 年將 QR Code 技術公開,並放棄專利權,這也是它能迅速普及的關鍵原因之一。
QR Code 是什麼?它如何運作?
>QR Code 是一種二維條碼,由許多黑白相間的小方塊組成。這些方塊以特定的模式排列,包含了編碼後的資訊。當你使用手機掃描時,手機的相機捕捉到這些圖案,內建的解碼軟體會將這些圖案轉換成可讀取的資料,例如網址、文字、電話號碼等。
一個典型的 QR Code 有幾個關鍵組成部分:
- 定位圖案 (Finder Patterns):位於三個角落的方形圖案,幫助掃描器快速識別 QR Code 的位置和方向。
- 校正圖案 (Alignment Pattern):用於校正因掃描角度或變形造成的誤差。
- 時序圖案 (Timing Pattern):由黑白相間的線條組成,用於確定資料單元的密度和位置。
- 版本資訊 (Version Information):指示 QR Code 的版本 (從 1 到 40)。
- 格式資訊 (Format Information):包含錯誤校正等級和資料遮罩模式。
- 資料區 (Data Area):實際儲存編碼資訊的區域。
- 錯誤校正碼 (Error Correction Codes):QR Code 內建錯誤校正功能 (Reed-Solomon code),即使部分損壞或被遮擋,也能正確讀取。這也是它比一維條碼更耐用的原因。
QR Code 的最新趨勢與多元應用
>儘管 QR Code 已經誕生數十年,但它在數位時代的應用卻越來越廣泛,甚至出現了許多創新的使用方式:
- 行動支付:這是最常見的應用之一,如台灣的 LINE Pay、街口支付、中國的支付寶、微信支付等,都大量使用 QR Code 進行掃碼支付。
- 數位菜單/點餐:疫情期間,許多餐廳採用掃描 QR Code 點餐,減少接觸,提升效率。
- 資訊傳遞:海報、名片、產品包裝上印製 QR Code,掃描即可連結到網站、社群媒體、影片或下載 APP。
- 票務與門禁:演唱會門票、電影票、登機證、甚至是社區門禁,都可以透過 QR Code 快速驗證。
- Wi-Fi 連線:許多公共場所提供掃描 QR Code 即可自動連線 Wi-Fi 的服務,省去手動輸入密碼的麻煩。
- 物聯網 (IoT) 應用:用於設備配對、追蹤資產、管理庫存等。
- 藝術與設計:許多設計師將 QR Code 融入藝術作品中,使其更具互動性。
- 健康與安全:用於健康碼、疫苗接種證明等,快速驗證個人健康資訊。
最新趨勢:
- 動態 QR Code:資訊會定期更新,例如一次性登入碼或限時優惠碼。
- 設計感 QR Code:不再是單純的黑白方塊,許多品牌會將 Logo 或圖案融入 QR Code 中,使其更具品牌識別度。
- 防偽與追溯:結合區塊鏈技術,用於產品溯源,確保商品真偽。
自己動手做 QR Code!
想為自己的網站、社群媒體或任何文字資訊製作一個專屬的 QR Code 嗎?很簡單!在下方輸入你想要編碼的內容,然後點擊「生成 QR Code」按鈕,你的專屬 QR Code 就會出現在這裡!
你的 QR Code 將會顯示在這裡。
從最初的汽車零件追蹤工具,到現在無處不在的支付、資訊傳遞、甚至藝術創作,QR Code 已經證明了它是一種極具彈性和實用性的技術。下次當你掃描一個 QR Code 時,不妨多看一眼,想想它背後所代表的便利與創新吧!